仲恺农业工程学院(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简称仲恺,创办于1927年,是一所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以现代农业科学为特色,农学、工学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广东省省属应用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及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现有海珠校区、白云校区、番禺教学科研基地,占地面积2264余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地。
截止到2018年1月,学校拥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农业硕士(8个培养领域)、工程硕士(2个培养领域)、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和艺术硕士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高级职称47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1000余人,同时招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及非全日制研究生。
1927年3月,仲恺农工学校正式成立,校址(现海珠校区)定于广州珠江河南(孙中山大元帅府)旁。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成立初期得到了包括黄埔军校在内的广州各界人士、香港、澳门及海外同胞的大力支持。
截止到2018年1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绿色工程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1个(南方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1个 [3]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1个。
截止至2017年 ,学校拥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3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为:仲恺为第一完成人的《生物基可降解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开发与应用推广》,仲恺为第四完成人的《桔小实蝇种群持续控制的基础及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在国际、国内知名科技期刊上发表(获收录)论文多篇,其中仲恺为第二署名的《一种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ure》杂志上发表,实现了广东省学术界在该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2015-2016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